——邵陽縣白倉鎮(zhèn)芙蓉學校開展防溺水應急演練活動
本網(wǎng)訊(通訊員:陳鈺)隨著夏季高溫來臨,溺水事故進入高發(fā)期。為提高學生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,邵陽縣白倉鎮(zhèn)芙蓉學校于5月29日組織開展了防溺水應急演練活動,通過“七不兩會”宣講、救援器材實操及心肺復蘇演示,為廣大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教育課。
一、“七不兩會”宣講入腦入心
活動伊始,學校政教主任胡實通過近期溺水案例警示,詳細講解了防溺水“七不兩會”原則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與他人結(jié)伴游泳;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下游泳;不到無安全設施、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在上下學的途中下溪、河等游泳;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發(fā)現(xiàn)險情會相互提醒、勸阻并及時呼救和報告;會基本的自護、自救方法。現(xiàn)場通過問答互動強化記憶,學生紛紛表示將嚴守安全準則。
二、救援器材實操掌握技巧
在模擬溺水場景環(huán)節(jié),胡主任演示了救生圈、救生桿、救生繩的正確使用方法:1. 救生圈:拋投時需瞄準落水者上游位置,利用水流將救生圈推向目標;2. 救生桿:施救者趴低身體保持重心,將伸縮桿遞至落水者手中緩慢拉回;3. 救生繩:打結(jié)固定后拋向落水者,避免纏繞,強調(diào)“岸上救援優(yōu)先”。學生在指導下分組練習,確保掌握器材使用要領。
三、心肺復蘇演示爭分奪秒
胡主任跟學生志愿者現(xiàn)場演示了心肺復蘇救生全流程:評估環(huán)境安全→判斷意識呼吸→呼救→胸外按壓(深度5~6cm,頻率100~120次/分)→開放氣道→人工呼吸。通過實操,糾正動作,強調(diào)“黃金4分鐘”的重要性。
本次演練活動通過“理論+實操”全面提升學生的應急救生能力。學校表示,后續(xù)將秉持“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”的原則,持續(xù)加強宣傳教育,筑牢防溺水安全網(w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