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(通訊員:黃冰、劉孫蘭)5月24日,鳳溪書屋的庭院內蟬鳴陣陣,一場跨越年齡的《昆蟲記》主題閱讀活動在此展開。來自周邊鄉(xiāng)村的40余名6-12歲學生通過“觀影啟趣—互動解謎—文本深讀—實踐探索”四大環(huán)節(jié),跟隨法布爾的科學觀察足跡,感受昆蟲世界的奇妙魅力。
活動伊始,4K紀錄片《法布爾的微觀世界》以螳螂捕食、蟬蛻羽化等震撼鏡頭點燃全場。學生們邊觀看邊填寫“昆蟲特征觀察表”,當課題組靜靜老師拋出“法布爾連續(xù)72小時觀察需要哪些品質”時,孩子們脫口而出“耐心”“專注”等關鍵詞,科學探究的種子悄然萌芽。隨后的“昆蟲謎語猜猜樂”掀起高潮,“地下建筑師造迷宮”等15道原創(chuàng)謎題引發(fā)熱烈搶答,靜靜老師通過“線索階梯提示系統(tǒng)”逐步引導,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趣味中掌握昆蟲習性。
在“法布爾成長密碼”環(huán)節(jié),王同學朗讀書中法布爾偷藏甲蟲被責罵的片段,引發(fā)關于“好奇心與堅持”的討論。學生們分組繪制思維導圖,從“連續(xù)觀察糞金龜”提煉科學精神,用角色扮演還原童年法布爾的探索場景。當“昆蟲檔案揭秘卡”分發(fā)時,孩子們手持放大鏡觀察圣甲蟲鞘翅紋路,對比蟋蟀與蟈蟈的巢穴差異,李同學自制的“螢火蟲發(fā)光原理卡”更贏得“最佳科學觀察員”稱號?;顒咏Y束時,捧著《昆蟲記》的張同學說:“原來觀察蟲子這么酷,我要像法布爾一樣記錄校園里的螞蟻搬家!”
這場融合文學與科學的沉浸式閱讀課,不僅讓學生透過文字看見生命智慧,更以互動實踐喚醒觀察力與思辨力,正如課題組負責人肖黃莉所言:“當書本知識與真實世界產生聯(lián)結,閱讀便不再是任務,而是成為探索未知的翅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