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業(yè)釗
七月流火,人心卻比驕陽更熾熱。當白發(fā)與皺紋相認于資水之濱,當淚水與歡笑交織在母校的懷抱,我們共同為湖南省滑翔學(xué)校六十華誕所譜寫的篇章,已在我們內(nèi)心深處凝成永不褪色的金章。
七月的灼熱,擋不住大家跨越山河的腳步;六十載風塵,遮不住記憶深處青春的模樣。在劉積剛老師與李思賢學(xué)長的掌舵之下,在眾多同學(xué)熱忱托舉之中,校慶籌備委員會如一架穿越風雨的滑翔機,終于穩(wěn)穩(wěn)降落在重逢的跑道。那是大家以心血為翼,以情義為風,才托起了這場橫跨時空的盛大團聚。
那些緊握的手,那些含淚的眼神,那些說不完的話——這一切如資江不息的流水,已深深注入我們的生命河床,從此奔涌不息。
當年跑道上的奔跑,課堂里的凝神,藍天下的初翔……母校的歲月,曾是我們?nèi)松母吖鈺r刻,更是生命起飛的原點。是師長們以嚴謹與慈愛為風,才托舉我們稚嫩的翅膀,飛向各自人生的廣闊蒼穹,成為國家建設(shè)星河中閃亮的星辰。這份淬煉之恩,如同資水岸邊的磐石,風雨不移,歷久彌堅。
離別時刻,緊握的雙手遲遲不愿松開,千言萬語凝噎在喉頭。一句"保重身體",一聲"后會有期",承載的是比資水更綿長的牽掛,比歲月更深沉的不舍。當"2035年10月10日,資江之畔再聚首"的約定鄭重落下,我們仿佛已遙遙望見那個白首重逢的清晨——在母校的晨光里,讓銀發(fā)如雪映照我們不變的少年心,讓皺紋里深藏的航跡見證我們一生為祖國爭光的驕傲!
愿時光寬厚,青山不老。讓我們珍重此身,守護此心,共赴那七秩、八秩、九秩的……星辰之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