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清同志:
您好!冒昧致信,唯因心頭滾燙的感激與敬意無處安放,非訴諸筆墨不能稍緩。
拙作《歲月留痕》一書不過奉上數(shù)日,您竟于萬忙中撥冗通覽那六十多萬字的粗疏篇章!更令人震動的是,您旋即揮就《活躍在交通戰(zhàn)線上的筆桿子》一文,刊于湖南教育官網(wǎng)——寥寥幾十分鐘內(nèi),數(shù)千目光匯聚,我胸中波瀾激蕩,久久難平。
這沉甸甸的六十多萬字,歲月鑿刻的印痕;您這迅捷如風的回應,則是文字知己間無價的珍重。您以筆為火,瞬間點燃了我這默默跋涉者積存的光熱,令其輝耀于眾人眼前。這份知遇之恩,厚重如山岳,銘刻于心,豈敢忘懷?
回溯與您結緣,亦是一段文字牽引的奇遇。數(shù)十年來,我們雖各自耕耘于報刊字里行間,彼此之名早已如星辰互映于心靈蒼穹——皆因這深入骨血的新聞熱忱。然而緣慳一面,直至今年五月,因操持湖南省滑翔學校甲子慶典,為同窗安頓之事,幸得原邵陽市委保密局胡若生局長引薦,方得識荊。
初次相見,竟如故友重逢,心底唯有"相見恨晚"四字沉沉激蕩!您予我的第一印象,如春陽映雪:熱情洋溢、誠懇無偽、謙遜自牧……言語間自然流淌著超絕的親和與感染力。其后相交愈深,愈見您人品如高山皎月,辦事如磐石生根,筆耕勤懇不輟。尤其那支如椽巨筆,字字千鈞,令我肅然屏息。得知您著作頗豐,早已是德澤三湘、文譽四水的本土大家,更在我眼前矗立起一座仰望的豐碑。
此番您于字海間全速開掘,在眾聲喧嘩中為我點亮燈盞,不僅是對拙作的慷慨加持,更是以行動昭示了"文心相印"的至誠至道。您用滾燙的筆觸再次印證:這世間最深沉的力量,正是同道者不吝以才華相互輝映、以真誠彼此托舉!
紙短情長,伏惟珍重。再次向您深躬致謝!拙筆雖鈍,愿永隨您的風骨與文光,奮力前行。
《歲月留痕》作者:盧業(yè)釗敬上